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图像转向之后的视觉惶恐与批评愉悦——兼谈萨义德的艺术批评观
  • [摘要]在“读图时代”,萨义德公开表达对视觉艺术的“视觉惶恐”,内含其深刻的批评态度和批评观念。在西方文化完成“图像转向”的今天,在文艺批评活动中有意逃离图像,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其目的在于通过抵御视觉至上观念而求得内心视野的开放与洞达。专注于声音意象而舍弃图像描绘,在萨义德看来是关乎解禁与放飞人的心智和创造力的根本问题,而如何谈论声音和听觉对象,体现了萨义德音乐和文学批评的基本特色,其中的关键词是“流体”、“空白”和“缄默”,核心问题是如何用语言谈论“不可名状”之物。在此基础上,萨义德借助音乐术语,提出了“对位批评”的概念,用一种强调创造与合作精神的批评观念表现了创造型艺术批评的审美愉悦价值。
  • 凌晨光
  • 全文[ PDF 1981.0 MB ] 2019.1(8):40-47  共有 2196 人次浏览
  • 论克罗齐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兼谈朱光潜对克罗齐美学的误译和误解
  • [摘要]国内学界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存在一种广泛的误解,认为其早期著作《美学理论》所倡导的就是一种表现论美学。事实上,克罗齐此书中的美学思想是通过对康德认识论中的先验感性论进行改造而产生的,其核心主张是,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运用(广义的)语言对自己的印象和感受进行的表达,从而形成对个体事物的直观知识,这与表现论并无关系。只有当其在此后的批评实践中意识到艺术的抒情特征,并且在哲学上转向彻底的唯心主义之后,克罗齐才否定了感觉印象的外部根源,把情感和感受视为艺术表达的唯一对象,从而转变成了一个表现论者。我们认为,这种误解的产生与朱光潜对克罗齐美学的误译和误解有着内在关联。他把克罗齐《美学理论》一书中的核心概念intuition 和expression 分别译为直觉和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两个概念与康德思想之间的关联,诱导人们把此书中的思想与浪漫派诗学联系起来;他在解读此书时,又把克罗齐后来的美学和哲学思想引入进来,认为此书所说的印象乃是通过实践所产生的感受和情感,这导致他把克罗齐前期和后期的美学思想混为一谈,从而使人们误以为克罗齐在美学上一开始就是一个表现论者。澄清这些误译和误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克罗齐美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而且有利于我们把他关于直观与表达具有同一性这一洞见重新凸显出来,从而真正揭示出其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 苏宏斌
  • 全文[ PDF 1803.0 MB ] 2020.4(9):40-48  共有 862 人次浏览
  • 从文本语义学到文本媒介学——论艾斯本·亚瑟斯的遍历文学理论
  • [摘要]挪威学者艾斯本·亚瑟斯在20 世纪90 年代提出“遍历文学”这一概念, 用来指那种在文本的物理层需要读者做出并非毫无意义的思想外操作的文学作品。亚瑟 斯认为,文学作品的遍历性有古老的历史,而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新的文本技 术的出现使文学作品的遍历性越发突显。遍历性之所以长期为传统文学研究所忽视,是 因为它被线性叙事的强大惯例遮蔽住了,亚瑟斯因此严格区分了遍历和叙事,认为两者 分别作用于文本的媒介层和语义层,不可相互混淆。与传统文学研究基本上只关注文本 语义层不同,遍历文学理论主要聚焦于文本媒介层的形态变化及其对审美过程的决定作 用,并把读者的媒介行为作为关注的焦点,这让遍历文学理论特别适用于以交互性为基 本特征的计算机和数字文学领域。
  • 聂春华
  • 全文[ PDF 1729.0 MB ] 2019.2(8):40-47  共有 1816 人次浏览
  • “草原”的时空边界——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再释
  • [摘要]端木蕻良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在家族史框架中呈述了近代东北移民农耕社会的兴亡史。端木将农业秩序与自然环境统合进“草原”这一单一能指, 意在剖析封建土地制度宰制下东北社会停滞于前资本主义阶段的“原始”状况,由此讲述“新人”在历史羁绊中的艰难诞生。小说在“科尔沁旗草原”与“东北草原”之间建构的连贯性整体表述,根植于清中叶以降东北移垦所形塑的地缘关系,但端木对“草原”空间的无时间化书写抑制了这一地缘形势的完整呈现。进入20 世纪后,铁路修筑引发的新移民开垦浪潮、殖民侵略与反侵略永久改变了东北“草原”的时空边界,而《科尔沁旗草原》已然隐含了重新理解这一时空进程的契机。
  • 宋玉
  • 全文[ PDF 1703890.0 MB ] 2021.6(10):40-48  共有 720 人次浏览
  • 杜博的诗画对观与艺术理论的现代起源
  • [摘要]文艺复兴之后,随着贺拉斯《诗艺》的重释,“诗如画”语义向一律论方向变迁,出现了画法上的诗化与诗论中的图画主义。德·皮勒、艾迪生、杜博、凯姆斯伯爵、狄德罗、伯克、莱辛等先后阐发诗画关系。杜博在《对诗与画的批判性反思》中围绕诗画,论及艺术功能论、媒介论、题材论,也涉足艺术的跨媒介潜能,随着狄德罗、莱辛的发扬而形成一条理论脉络。“人工激情”论在本质上是一种摹仿论版本,通过论证作为摹本的诗画作品以相似方式造成受众的心理效果而支持着体系观念。它比巴托版摹仿论更开放,更方便容纳崇高感的鉴赏理据。在现代艺术理论史上,杜博的承启位置与起源价值应当得到彰显。
  • 张颖
  • 全文[ PDF 1549462.0 MB ] 2022.4(11):41-50  共有 576 人次浏览
  • 论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走出去”与“走回来”
  • [摘要]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70年历程可以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和爆发期三个阶段。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中存在着“中国性”与“世界性”的矛盾,借助于“全球世界文学”与“‘世界中’的中国文学”概念,可以展开关于当代文学海外传播“走出去”与“走回来”的理论辩证。“走回来”包括了走回当代文学本体、走向多元协商、走向民间交流和走向人机对话四个方面。通过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重新迂回进入自身,既可以彰显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价值,又可以寻求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对话融合的可能性,从而呈现“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经验和审美价值。
  • 季进
  • 全文[ PDF 1533233.0 MB ] 2021.5(10):41-47  共有 817 人次浏览
  • 神经美学与审美意象理论的创构
  • [摘要]神经美学在中国本土的发展需要融合中国审美思维和智慧。人脑处理“言象意”时,需要不同的加工脑区,据此可绘制出人类审美的脑谱图:人脑初级感觉—运动区、高级认知—情感区和核心审美判断—奖赏—体验区。在此基础上,可建构出人脑动态的审美神经机制。中国思维的审美过程呈现为三个阶段:初级感知加工阶段是通过“观物”来“取象”;高级认知和情感加工阶段是细品脑中之象,即“澄怀味像”;核心的审美判断、审美体验阶段主要是大脑激活内侧眶额叶皮层和默认系统等,进行审美意象生成和创构,最终达到“无心悟道”的审美意境,完成具身认知和心智认知的高度融合,持续沉浸于审美愉悦高峰体验。神经美学从新的角度阐释了美、意象和审美意象等的关系,为中国审美意象理论的创构提供了诸多启示。
  • 胡俊
  • 全文[ PDF 1724300.0 MB ] 2022.5(11):41-49  共有 473 人次浏览
  • 本源《尚书》:元稹制诰改革重审
  • [摘要]元稹制诰革新的思路是以《尚书》诰、命、训、誓为宗范,使制诰写作向政治化、儒学化、写实化方向推进。针对传统制诰的礼仪展演性和政治教化功能的缺失而提倡复古;把脉长庆政局,切入士风主题,学习《尚书》训诫之义,通过制诰对治清流无为之风和政风乱象;宗法《尚书》“命”体阐宣治道的功能,就中唐政弊开列药方,提供治术指导;通盘考虑选士、审官制度改革,有意在制度层面改变文人制诰诸弊的现实基础。最终将制诰由时下的文人制诰变成本源意义上的政治家制诰。白居易长庆制诰和李德裕会昌制诰可以对比、印证元稹的制诰改革思想与实践。
  • 范洪杰
  • 全文[ PDF 1608486.0 MB ] 2022.1(11):41-49  共有 724 人次浏览
  • 意象创构中的观物取象
  • [摘要]在意象创构中,观物取象是主体以情感为动力观照对象,加以感悟和取舍的活动。观以虚静为基础,在直观中凝神观照外在物象,并从中观照自我。意象创构的观既要肇自然之性,以物观物,又要以我观物。主体既观其形,又观其神,由体物得神而臻于体道境界。同时,主体由观而感,由感而发,感物而动情,在感悟中体现着应目与会心的统一。主体通过直觉而感悟大千世界的造化之妙,并通过比兴的思维方式拟象取心,创构意象。取象超越于对物形的感知,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导性,其中包含着主体的选择和判断。主体的取象是一种活取,取中有拟,也是一种抽象,调动着主体的想象力,使物我的生命精神相互交融,使观物和感悟得以升华。
  • 朱志荣
  • 全文[ PDF 1786036.0 MB ] 2022.2(11):41-49  共有 645 人次浏览
  • 班彪班固父子的文史互动与时代图景
  • [摘要]班彪在两汉动荡之际写下《北征赋》和《王命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以及汉朝复兴的期待。班固居忧时写下《幽通赋》,感叹自己有志难伸的愤懑。考察《北征赋》《幽通赋》和《汉书》《典引》可知,班彪、班固父子的心态有所不同。在前者,兴复汉朝是发乎自觉的追求;而在后者,“宣汉”似乎又掺杂了政治的胁迫。文学与史学的互动勾连起班氏父子的身世浮沉,其实质则是两汉之际历史运转的时代图景。
  • 曲柄睿
  • 全文[ PDF 1723641.0 MB ] 2021.2(10):42-50  共有 780 人次浏览
  • 跨文化形象学的中国方法:超越后殖民“压抑假说”
  • [摘要]由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主导的意识形态分析方法,在跨文化形象学领域已耗尽其理论能量。既往对形象学观念与方法的反思,没有就理论本身进行学理性考察,而是从其“西方”属性出发,对形象学援引后殖民理论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从理论本身和学科建制的角度看,解构文本形象对某个文化区域的遮蔽或压抑,成了该学科领域的基本任务和学术动力。“压抑假说”重置了形象学的学术范型,构成所有异域形象研究的共享基点,但它也促使学术研究向话语转换。“压抑假说”召唤着有待于从形象的“压抑”中揭示出来的、本真的族群文化特性,其所支撑的形象学学科话语成为福柯意义上的自我言说的鼓动机制。我们需要在形象及其“残留”之间重构新的研究方法。
  • 周云龙
  • 全文[ PDF 1848789.0 MB ] 2022.6(11):42-49  共有 445 人次浏览
  • 从说唱词话到白话小说的演进——以冯梦龙改编《云门传》为例
  • [摘要]孤本《云门传》是明代山东的说唱词话,其复调的叙事模式是道情双人口头表演程式的文本表现。其本事虽出于《太平广记》,但作者掺入明代现实生活,加以白话文学的改写,故事主题与唐代截然不同。冯梦龙《醒世恒言》节取《云门传》散叙文字,依照话本小说的文体规范进行了世情人心的主题强化以及文体改装的适应性调整。《云门传》作为文体转换的一个“标本”,不仅有助于重新讨论冯梦龙“改订旧本” 的编创策略,也有助于了解说唱文学在“文言小说——说唱词话——白话小说”演进路线上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 吴 真
  • 全文[ PDF 7965.0 MB ] 2020.2(9):42-51  共有 2123 人次浏览
  • 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学经验和学术话语——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70 年
  • [摘要]70 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史研究,大体可以概括为既有联系又不尽相同的三种历史形态:即社会主义文化空间的构造、文学史观念的对话与建构、当代中国文学经验和学术话语的整合。这三种形态与不同的历史场域或历史语境相关。这与现代中国对新文化运动的三种不同阐释完全不同。现代中国对新文化的三种阐释是共时性的;当代文学史建构的三种形态是历时性的。但是,即便如此,它仍然集中表达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构建中国文学经验和学术话语的努力及成果,呈现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水准。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中国文学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不确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因此,学科的总体经验是连同它的问题一起构成的。
  • 孟繁华
  • 全文[ PDF 1511.0 MB ] 2019.5(8):42-55  共有 1839 人次浏览
  • 烈士精神、乡土经验与台静农的革命路径 ——兼及鲁迅对台静农的影响...
  • [摘要]学界常分别从乡土和革命的角度研究台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对二者之间的关联性重视不够。通过对台静农《地之子》《建塔者》等早期作品的整体阅读,可以发现,烈士精神贯穿于台静农的早期作品,带有社会革命和思想革命的双重视野。烈士精神是对20世纪20年代中期国民革命的呼应,又生成于20年代中期再起的思想革命、弱小民族解放等多重思想脉络,具有思想史意义。台静农对烈士精神的书写,既受到都市革命的刺激,也源自个人的乡土经验,通过将思想革命纳入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议题之中,综合回应乡土中国在思想伦理和社会结构上的双重变革。还从方法和结论上回应台静农受鲁迅影响的问题:鲁迅推动的社会批评和思想革命,是台静农思想生成的历史语境,但不是其思想的终点;台静农观看乡土的内部视角,对革命文学和社会革命的即时响应,生成了其独特的思想和革命视野。
  • 刘奎
  • 全文[ PDF 1683720.0 MB ] 2023.3(12):42-51  共有 326 人次浏览
  • 论鲁迅对《狂人日记》的阐释——兼谈《呐喊》的互文性
  • [摘要]对于《狂人日记》来说,鲁迅不仅是创作者而且是阐释者。1918年4月至1935年3月,鲁迅首先创作了《狂人日记》,然后多次阐释《狂人日记》,最终完成了“吃人/救人”话语的建构与重构。《狂人日记》的主题转化为鲁迅其他多篇小说与杂文的母题,与这些小说、杂文保持着多方面的互文关系。1933年鲁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指出了《狂人日记》与进化论的关系,通过将《狂人日记》与《药》并置,克服了《狂人日记》的“空洞”问题,赋予“吃人/救人”话语以现实性与革命性。
  • 董炳月
  • 全文[ PDF 1463.0 MB ] 2018.5(7):43-51  共有 2311 人次浏览
  • 布克哈特对希腊精神的重估及其文化史逻辑
  • [摘要]布克哈特对希腊人的悲剧意识与赛会精神的发现,同尼采一道,翻转了德意志启蒙文化理想之下“希腊想象”的温克尔曼范式,希腊精神的主导图式从宁静和谐转向斗争和痛苦。但布克哈特与尼采有着根本的分歧。首先,尼采的悲剧意识是酒神精神对生命意志的肯定,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反抗,布克哈特的悲剧意识则在叔本华的意义上指出人类作为个体受难者的永恒本质。其次,尼采将竞赛视为酒神精神的日神化,布克哈特则为希腊赛会的竞争性意志与古典理想的合作性意志在不同时代氛围下整合为一种动态的图—底关系提供了一种文化史的分析。最后,不同于尼采对艺术与政治的看法,布克哈特将艺术视为独立于文化整体但又揭示出文化本质的力量,通过美学化、神话化的历史方法,达成了艺术史与文化史的统一。
  • 黄 敏
  • 全文[ PDF 1533.0 MB ] 2020.3(9):43-50  共有 1001 人次浏览
  • 历史唯物主义的美学重建——本雅明、伊格尔顿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
  • [摘要]马克思在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提出艺术生产理论。这一理论从经济学意义的生产出发,既承认文艺的独立性,又将其与物质条件和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深入批判。本雅明与伊格尔顿将这一社会历史批评理论转换成文化批判理论。他们一方面重构马克思的生产概念的意义,以物质“生产”的内涵解释艺术生产,强调艺术生产具有建构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把历史唯物主义文本化,从历史的“不在场”中寻找历史,使历史唯物主义成为一种文化理论。他们主要在文化层面使用“生产”概念,对马克思的生产理论进行单面性的言说,最终只能在美学层面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 李永新
  • 全文[ PDF 1762.0 MB ] 2019.6(8):44-52  共有 1143 人次浏览
  • 艺术作品之为有机体:一个德国思想史视角
  • [摘要] 有机形式曾是文学体制的核心观念,但通常的理解仅将之局限于作品范 畴,忽视其思想史内涵。这种观念成形于 1800 年前后的德意志思想语境,其哲学背景 是机械论世界观向有机论世界观的范式转换。康德通过有机体概念提出自然目的理念, 谢林则将它本体化,以此建构绝对者理念。在这种自然哲学进路中,谢林抉发天才作品 与自然产物的同构性,为艺术有机体理念提供了哲学依据。这种艺术意图使有机体范式 渗透入浪漫派的国家思想,并释放出强劲的语义学潜能。在机械体—有机体的语义对立 中,浪漫派所构想的国家有机体理念实质上是一种审美基础主义。有机体话语表达出浪 漫派对启蒙现代性的不满,同时也表达出德意志民族的自我理解和现代性想象,但它突 破了文化现代性纲领,因而具有诱惑性。
  • 黄金城
  • 全文[ PDF 1598.0 MB ] 2019.4(8):44-54  共有 1495 人次浏览
  • 当前文学批评的要素
  • [摘要]国家和社会各界对文学批评投寄许多要求与期待,当前文学批评的加强可从其六大要素着手:一是对文学作品或相关现象的独具只眼的艺术发现,二是借文学作品评论而表达社会关怀,三是通过文学作品而接续传统链环,四是拥有艺术公共领域中的艺术公心,五是呈现批评者的独特批评个性,六是自觉地成为作品艺术世界通向读者和文化传统之间的融合使者。艺术发现构成文学批评的起点,社会关怀、传统链环、艺术公心和批评个性等共同构成其同时展开的四条路径,而融合使者则是文学批评的目的地。如果批评者们都自觉向上述要求靠拢,就可以形成新的文学批评合力。
  • 王一川
  • 全文[ PDF 1617816.0 MB ] 2022.3(11):44-52  共有 922 人次浏览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